喜报 | 西华大学团委在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获得多项荣誉
近日,共青团中央对在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总结通报,西华大学团委荣获全国优秀单位,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力脱贫攻坚专题实践调研团荣获全国优秀团队。
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西华大学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凉山州布拖县、甘孜州巴塘县、攀枝花市仁和区等脱贫一线开展“推普脱贫攻坚”、直播带货、爱心捐赠等实践活动,为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语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语”你同行志愿队积极响应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倡议开展的2020年“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于8月24日-30日走进全国52个未脱贫摘帽贫困县之一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开展活动,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式了解特木里镇得机村16-45岁贫困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的使用情况,调研发现全村281户居民,90%的村民使用彝语,80%的青壮年村民不会说普通话。实践队以“同讲普通话·学做文明人”为主题,组织当地儿童参加推广普通话教学活动,通过语音教学、合唱国歌、趣味游戏等方式,培养当地学生学说普通话意识,提高普通话使用水平,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在布拖县开展“推普脱贫攻坚”教学活动
在布拖县开展入户语言使用调查
“云直播”,带货助力精准脱贫
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开展为期16天的“直播助销,扶贫攻坚”活动。活动前期,实践队通过走访当地政府确定帮扶对象,主动向攀枝花田园果业详细了解芒果优势和卖点,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引流。直播当天,联系对接扶贫干部做客直播间,提升直播效果,累计收看量达15万,为贫困户余建明家销售金煌芒果1800斤、凯特芒果3000余斤,合计销售收入3万余元,被人民网、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四川日报、川报观察、四川在线、四川新闻网、四川教育网等媒体关注报道。
直播带货团队合影
“云帮扶”,爱心捐赠助力教育扶贫
巴塘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接壤,是西华大学精准扶贫帮扶点。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团采用“云帮扶”的形式开展“助力巴塘书籍募捐,脱贫攻坚你我同行”教育扶贫活动。实践团采取线上募捐的方式,面向西华大学在校师生和社会人士募捐书籍,共获捐中小学生阅读名著、农业技术、专业教材等书籍近200本,全部寄送巴塘农民和学生,为教育扶贫贡献绵薄之力。
西华大学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和研究兴趣,聚焦疫情背景下电商经济、直播带货、地摊经济、在线知识付费、短视频等新业态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复工生产调研,分析发展现状、内在逻辑、盈利模式、物流保障等,形成富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70余篇,主动策划网络助销推广,用专业知识为复工复产献计献策。
“云调研”,聚焦社会民生热点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社会民生观察团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地摊经济进行调研,客观认识地摊经济的正负效应,探索地摊经济的发展出路。实践队成员以“线上问卷调查+线下实地调研”为主要方式,对重庆市渝中区、铜川市耀州区、广州市白云区、成都市双流区、乐山市市中区、眉山市东坡区、内江市威远县、南充市营山区等8个城市、19个摆摊区调研,访谈了近900名地摊摊主、城市管理人员、防疫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环卫工人、店铺老板等,详细收集数据资料,了解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造成的深层次影响,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地摊经济的发展优势与面临的困境,提出科学发展地摊经济的建议。
调研地摊经济
深入生产一线助销推广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江阳伞里小分队以“调研油纸伞发展现状,宣传油纸伞历史知识,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助力油纸伞复工复产”为主题,走访江阳油纸伞创始人许邵楷的后人——许学明师傅的油纸伞铺,了解江阳油纸伞的历史文化与生产情况,前往油纸伞制作基地调研疫情对油纸伞产业发展的影响,参观油纸伞的制作工序,亲自动手学习制作油纸伞。
开展以“遇见油纸伞”主题的线上助销活动,制作江阳油纸伞宣传海报、宣传文案、宣传视频等,通过抖音、QQ、微信公众号、豆瓣等网络平台发布,担任在线客服和销售人员,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调研油纸伞复工复产
西华大学组织学生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参与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工作,动员学生采用“云寻访”“云创作”等方式,深入一线挖掘抗疫故事,用绘画、视频、文字等载体记录抗疫中浮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朋辈影响传递正能量。
“云创作”,用笔尖记录感人故事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疫情防控专题实践调研团发挥专业优势,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创作相结合,深入抗疫一线采风,运用黑白线描方式,写实手法,创造《白衣》《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最可爱的人》《ANGEL EYE》《逆行者》《天使的眼睛》等系列作品,用笔尖刻画抗击疫情中“最美逆行者”白衣天使的形象,记录社会各阶层群体中浮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
作品《抗疫英雄》
作品《最可爱的人》
“云访谈”,耳濡目染接受精神洗礼
西华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弘扬革命精神,绽放战疫青春”实践团通过网络联系到“武汉街头的义务送药人”吴悠。吴悠是来自湖北武汉的中学老师,从武汉封城开始,自己垫资免费发放酒精口罩给需要的人,给残疾人士独居老人送盒饭,给病人送药。在做志愿者的日子里,吴悠遇到过因为没有领上免费物资,污蔑他的善心是在作秀作假的人,也遇到过因为低价卖药,而去举报他的人。在访谈中,谈及是什么力量支持他遭受那么多误解依旧初心不改做志愿服务时,吴悠讲到因为自己的职业是老师,在武汉疫情爆发期间,学生们很害怕焦虑,他不知道怎样安慰学生,就只有用一些实际行动让他们感觉到一些支撑。实践队在对一线抗疫英雄的采访中感受到疫情期间众多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定“四个自信”,将采访收获感悟通过手绘动画、视频、旁白三种形式制作成宣传视频,表达对默默无闻的抗疫英雄的敬佩与赞美。
云访谈吴悠
“云组队”,相隔千里共战疫情
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疫情防控专题实践队通过“云组队”的形式,分赴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丽江市大东乡村委会、成都郫县和乐佳苑社区、南部县人民医院等地成为志愿者,每天坚守在社区、村庄及关卡口认真登记排查外来人口和车辆,统计居民家庭成员身体状况,配合专业人员做好消毒、测量体温等工作,从早到晚站好每一班。在社区及街道利用网络、广播、传单等宣传防疫知识,发放防疫宣传手册,配合社区居委会做到精准到户,帮助社区居委会整理居民的每日上报信息、被隔离人员的每日情况记录、统计发放疫情防控物资,自觉承担肩负的青春责任。
抗疫志愿服务
下一阶段,西华大学团委将继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专业学习、劳动教育、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长效管理体制;统筹各方资源协同创新,建设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优化社会实践的保障机制;加强社会实践项目设计,引导产出高质量成果,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做好实践二次教育,广泛宣传实践成果,让更多学生得到提升;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广泛返家乡开展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中砥砺品行、提升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推进我校实践育人工作再创新佳绩。
以书易书,共筑书香校园
挑战!一句话证明你是西华人!
编辑:任玲霖
审核:张雯欣 熊贤 刘薇
文稿来源:熊贤
秀米邮箱投稿:2118277978@qq.com